人民友好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基础力量,是实现合作共赢的基本前提。
——国家主席习近平
青岛是1984年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中国为拥抱全球化第一次主动打开的一扇窗,也为世界全面了解中国推开了一扇门。
1992年,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鼓舞下,青岛滨海学院创办人韩方希勇担改革重任,在国家级开发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了山东省建国后第一所民办学校。
青岛滨海学院创办人、校长韩方希:“应该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我当时的想法是,首先要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当时开发区内聚集了许多国内外优秀企业。如何服务于他们对人才的需求,我们确定了学校国际化发展愿景和使命目标,开始探索师资队伍国际化和学生国际化之路,建立了教师出国交流、培训制度,积极招聘具有国际教育背景和经验的优秀教师,包括外籍教师,不断提升教师国际化视野和教学能力。”
1994年,学校首次派出赴韩研修生14人,国际交流掀开新的一页。1995年韩方希校长率团赴美国圣道大学、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加州州立理工大学等地教育考察。1996年开始,学校多次组团赴日、韩高校教育考察,和韩国清州大学、南首尔大学、光州大学、全州大学、日本札幌大学、北洋大学(原苫小牧驹泽大学)开展了多形式合作办学。2002年开始出访欧洲,和德国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法国南锡商学院建立了友好关系;2004年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西伯利亚国立交通大学等高校开展了”2+2”模式合作办学等项目。2005年之后,多次组团赴东南亚、非洲、南美洲、北欧、西欧、东欧、东南亚等国进行教育考察和交流。
青岛滨海学院国际民间外交研究中心主任张宇:“‘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开展中外民间友好交往,有助于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增加人民友谊。青岛滨海学院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城市青岛,有着开展国际民间外交的良好环境,而且,学校自建校起就重视国际化发展理念,重视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探索了国际民间外交多元化的交流内容和合作路径。”
建校以来,学校累计组团90余次,交流考察的国家和地区达90多个,足迹甚至到达马达加斯加、萨摩亚、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新喀里多尼亚等偏远国家和地区;外派出国交流培训教师330多人次;派出留学生3000多人;聘请外籍教师270多人次;接收外国留学生1800余人;从2010年派遣汉语志愿者以来,累计派遣60余名学生出国支教,派遣人数每年位居山东高校前列。学校与30多个国家和中国台湾的120多所大学、科研机构开展师生交流、合作办学;建设了中韩通商研究所、日本文化研究所等研究平台,以及地球村、中外民间油画展览馆、世界动物自然生态博物馆等研修交流学习平台。
民间交流,更需要真情和温度。
1995年8月13日,学校第一位外籍教师清水幸雄先生来校,在建校之初的艰苦条件下一干就是三年。三年里,他不仅潜心授课,还省吃俭用,为学校和学生无偿捐赠语言学习设备和图书,赢得了师生的一致爱戴。
2014年,82岁高龄的清水先生还抱病回校参加了22周年校庆。回国后一个多月,先生去世。学校特别为他举办了追思会,表达我校师生对清水先生的爱和怀念。
2007年1月 ,学校和菲律宾华教中心、泰国东方书院建立了友好关系,体现出交流视角中的华人关切;而最难忘的,则是2008年,韩国釜山情报大学为来自汶川地震灾区的我校8名学生捐助了320万韩元;2010年,美国科罗拉多理工大学为我校派出的4名学生每人提供2000美元全额奖学金。
2005年至2006年,学校与韩国高校在培养通晓中韩文化和语言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合作上持续深入。韩国金泉大学、釜山科技大学,新星大学、庆北专门大学等合作院校为我校捐赠教学实验实训设备,价值超过300余万元。
随着学校综合实力的提升,著名外籍专家、友人来校讲座,与学校合作也渐成气象。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主席肯尼斯·贝林就是一位与学校成功合作的国际友人。
青岛滨海学院原博物馆馆长张国良:“肯尼斯·贝林主席是一位伟大的慈善家,关注世界健康和教育, 自2011年至2016年,先后向我馆捐赠了近300件动物标本,共同打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与特色。”
目前的青岛滨海学院博物馆是AAAA级国家景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2014年正式开展研学业务,以“敬畏自然、认知生态、关爱生命、文化传承”为核心,让“共同关注世界公益,共同建设公益资源,共同维护美好世界”成为学校民间外交的主题,开创了学校创造美好民间外交新局面,也留下了真诚合作的感人故事。
邦达连科,也是学校民间外交历史上一位感人至深的优秀教授。2016年8月,受俄罗斯西伯利亚国立交通大学委派,亚历山德拉·邦达连科教授只身一人从遥远的新西伯利亚来到青岛,担任“2+2”双文凭项目俄语教师一职。一年合同期满回国后,仍然心系中国的学生,做通抱病丈夫和家人的工作,于2019年9月再次回到我校工作,直到2020年9月丈夫病重,才不得不冒着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紧急返回俄罗斯。那是新冠疫情突如其来的一年,但学校民间外交因为邦达连科的努力没有中断,她的真诚赋予学校民间外交以生机,也让她当之无愧地获评2020年度“齐鲁友谊奖”。
2023年春天,疫情趋稳。学校在1年半时间内,拓展交流国际范围,出访了太平洋岛国、拉丁美洲国家和中亚五国,与多所国际高校和研究机构深度交流,落实合作,成功聘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巴里·詹姆斯·马歇尔任学校名誉教授。
2024年4月29日,马歇尔教授来到学校,为500多名师生作了题为《精准医学:理论与实践》的精彩报告。为学校民间外交增强了合作图强和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增添了服务国家战略的亮色。
青岛滨海学院党委书记车滨:“多年来,青岛滨海学院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注重与国际间开展民间交流,为促进民心相通加强合作,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校决定成立国际民间外交研究中心,进一步整合校内外资源,发挥民办学校的独特优势,深入开展民间外交研究,这是学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是大学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应尽的责任。”
2024年,是青岛滨海学院建校32周年。
学校创办人、校长韩方希:“为国家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人才,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学校持之以恒的不懈追求。建校后的10年,是学校国际民间外交的萌发期;新世纪的前10年,是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快速发展期;十八大以后,可看作是学校国际民间外交质效提升期。学校将一如既往地重视国际民间外交工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构建和谐的国际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而今,学校成立国际民间外交研究中心,是学校服务山东乃至国家民间外交战略的重要举措。学校将不辱使命,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肩负起“先行先试探索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使命。以高校国际文化交流,促助国际民间文化交流,为深化国际民间外交研究,促进国际民间外交实践,贡献滨海力量!
详情请扫描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