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老师的老师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发布时间:2024-11-28 浏览量:


董兰,教授,青岛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生导师,青岛滨海学院机械工程学科带头人,校级名师,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微量润滑科研团队带头人,科研骨干。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省级教改项目1项,厅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教科研项目4项,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教材1部。



董兰教给冯政凯,备课不应该是背课,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坚持问题导向,可以通过设置互动环节和翻转课堂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出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能将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工作中的优秀人才。



在科研上,董兰鼓励冯政凯要勇于尝试,敢于挑战,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以此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对于年轻教师而言,尤其是那些刚从研究生或博士阶段毕业的新人,离开了导师的直接指导,项目研究便成为了他们成长道路上最好的督导。通过参与项目,年轻教师们可以在科研中锻炼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董兰老师说道。

来滨海的第一个学期,冯政凯老师就勇敢地申报了校级科研项目,并成功获批,这不仅是他科研生涯的一个良好开端,更是他勇于挑战、敢于创新的体现。董兰老师总是很关心我的状况,时不时询问我,最近有什么进展吗?,其实董老师工作很繁忙,平时还要抽出时间给我答疑解惑,特别感谢董老师对我的帮助。目前,冯政凯主持校级科研项目1项,发表论文3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



董兰与冯政凯是一对以老带新取得成功的典型,像这样的例子在滨海还有很多。三十二年来,青岛滨海学院正是在一代代老教师与新教师精诚合作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滨海精神也在此延续。

详情请登陆青岛滨海学院校友会微信公众号查看往期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