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校友风采 > 正文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夏伟

发布时间:2019-07-11 浏览量:


洗尽铅华,我们终将回归于最初的梦想

---题记

夏伟,青岛滨海学院01级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学生,2005年创办青岛伟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该公司主要为企事业单位提供网络安全、电子商务整体解决方案等服务,曾被北京西让传媒文化有限公司认定为“核心合作伙伴”,被中国万网评为“金牌分销合作伙伴”。  

通过和夏学长聊天,记者了解到和大多数学生不同,学长有一个特别的经历,他并不是高中一毕业就进入大学校园,99年高中毕业,由于各种原因,他先工作了两年,2001年进入机电系,成为滨海学院计算机信息管理高职二班的学生。  

夏学长是江苏人,刚进校,因为学校严格的管理制度,让他好久才适应了学校。他说:不管学校管理制度学生怎么不理解,但是学校终归是为了学生好,知道了这一点,就能更好的约束自己。而滨海学院于他,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更是抹不去的回忆。  

学长的专业是他的父母给他选的, 他之前对这一专业并没有多少了解,所有的专业知识都是进了学校之后开始了解的,他的父母知道学校是以严为办学理念的,希望他能通过这种制度得到良好的教育。学长当时也对学校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通过努力和良好的学习氛围使自己在学校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在校期间他就很重视学校关于职业规划方面的教育,他承认自己性格很内向,这也是他在学校没参与过社团协会,没做过任何学生干部,没打过工的原因所在。  

虽然夏学长谦虚地认为自己有很多的不足,但是他也坦诚到自己心理调节能力和承受力都很强,遇到事情都能尽快的调整。心态总能保持在良好的状态,加上他的恩师——陈佑军老师和张婷婷老师对他积极引导和经常性的沟通,让他开始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并开始了自己人生规划。通过学长的经历你也许能发现他不是上帝的宠儿,而坎坷的创业路也让他不断的成长。夏学长04年毕业后被学校分配到青岛的一家外贸公司做针织贸易的工作。他说那时的自己也很迷茫,不知道能干什么,应该做什么。当时他的公司管吃管住一个月工资只有三百块钱,做的工作却是非常的杂,给客户送货之类的重活都是不在话下,他说自己的家庭情况也是不错的,之前没有受过苦,也没有做过类似的体力劳动,但是这些他都坚持过来了,三个月的实习期结束,他的上司朱经理当面表示很欣赏他的踏实肯干,要提高他的待遇,想重点培养他,要派他去广东佛山分公司做负责人,之前的辛苦都要得到回报,似乎一切都开始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但是学长看问题的视角和普通的人不同,他更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在哪,他说广东的方言会是他发展的一大难题,而且他更看重上海的市场,但是工作的调动总比想象中困难,这次派遣并没有成形。  

他说如果能去上海,他还不会考虑自主创业,也许这正是应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正是这次的工作安排点燃了他创业的念头。那时候,他在心里就已经有打算和愿望想要自己创业,他对自己的定位和要发展的目标方向都很明确,他说,他也想过回家乡做事业,但是他悉心考察过江浙地区的市场,那边的经济发达而且起点要高,不适合自己这种没有很多经济基础的人,但是在青岛地区是发展中的年轻城市,就业创业的环境都比较宽松,起点也相对较低,基础可以差一点,也更容易做大做好,留在这边机会也会比较多。  

但是万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放弃现有的稳定工作,要一切从头开始,另辟蹊径,再干一番事业又何其容易。夏学长的父母都是当地的公务员,家里本可以帮他安排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是他认为好男儿志在四方,希望能做出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经过了慎重的考虑,他最终决定白手起家,哪怕最后一无所有,但是经历的过程重于结果。就这样他辞了青岛的工作,回到开发区,在做公司之前有过很长时间的过渡期。他和以前学校实践部的学生一起凑了接近两万块钱,在青职学院附近租了一个小报亭做些卖报纸和珍珠奶茶的生意,做滨海学院和技术学院的大学生的生意。当时因为眼光独到,生意还不错,慢慢的就有了一些盈利,他也在母校南门外面练过摊,02级学弟还赊给他们一些手机卡,他们还涉及过滨海门口的药店的那个移动通信,就这样一点一点摸索着做生意,慢慢的资金回笼,赚到了自己个人生意的第一桶金。夏学长对这段经历感受颇深,他说,当时朋友都能跟他站在一个战线上,给了他很大的心里安慰,家里嘴上说虽然说不支持,但是还是给了最大的资金的支持,他给想要创业的学弟学妹们的建议是学生刚开始出来做公司其实是很不现实的,搞些小门店支持,积累些经验和人脉,这能为将来的创业打下非常好的基础,而他做那个工作就是为了了解公司的运营,扩大自己的接触面,是创业的一个过渡。  

天道酬勤,上天总是会眷顾那些有精细准备,明确目标并且能够积极努力的人。  

05年六月份,时机成熟,夏学长和00级的组织部部长张海涛学长一起成立了公司,后来张海涛学长有自己别的事情退出,07年底08年初夏学长自己接手,就有了现在的青岛伟光网络有限公司。当年建立了自己独立运行的平台——青岛大学生网,评为青岛地区的金牌代理商。他们的干劲儿更足了。 2

006年刚开始,公司先后与阿里巴巴、中国制造、雅虎中国、谷歌等家里合作伙伴关系,公司规模扩展到19人团队,建立了自己的品牌网站——青岛大学生人才网,中国影吧,青岛外贸人才网等。当年就被江苏锡厦铝业有限公司评为“06中国名企”。  

2007年,公司客户发展到310家,团队人数仅一步扩充,达到25人,进一步稳定了在青岛同行业中的竞争实力。 同年,公司在行业中首先推行企业信息化一站式服务理念,基于搜索引擎、营销软件、电子商务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一站式服务,为客户降低了成本,同时带来了更大效益。年底,公司销售收入达到了120万。  

 2008年上半年是公司发展的高峰期,公司当时被北京西让传媒文化有限公司认定为“核心合作伙伴”、被中国万网评为“金牌分销合作伙伴。但也许所有的成功都要经历挫折和磨难,2008年下半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缩减了投入,这时出现了小范围的人心波动,夏学长的事业做得太好惹人嫉妒,有人在团队中作梗,煽动员工的情绪,一批员工离职,员工变动只剩下了10几个人,困难来了,夏学长开玩笑的说,自己是个心大的人,不管遇到什么事多大的困难都能化解,碰到危机的时候会想大不了从头再来,哪怕就剩几个人一起与公司荣誉与共渡难关。这时,公司及时调整,针对具体情况,加强内部员工培训,降低利润延长企业资金回流,在营销方面给予客户时间和成本的最大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客户群的稳定发展。  

2009年,区领导关怀创业青年,五四青年节到公司进行了慰问,鼓舞了当时公司上下所有员工。公司当时建立了青岛开发区大学生创业就业见习基地,累计接收见习学生20多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滨海学院的学生。当年他们完成销售收入近100万元,被合作伙伴评为“金牌代理商”、“核心代理商”等称号。  

同年,公司又根据市场需求,成立了青岛大顺气模有限公司,短短四个月,新公司就接到了10多万的订单。  

2009年,西海岸创业俱乐部成立,夏学长成为了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并作为代表在会上发言。他与所有与会的人一起分享了创业的经历,并强调了团队精神和意识,希望团队成员能够增强认同感,能够在关键时刻和公司一起成长,荣辱与共。  

当记者请学长给学弟学妹们提些要求建议时,夏学长说,对8090后的要求是希望能有所有的人能有一个自己的职业规划等,要能定位工作第一,做事要有自己的目标。  

他说,他对下属和同事的要求都比较高,会在他们做的不好的时候严厉的批评。他举了一个小例子,一个新进他们公司的小姑娘做错了事,他批评了她几句,但是小姑娘心态不好,没能理解,当场就说不干了,作为领导者,他忍下了火气,和公司的高层讨论过留与不留的问题,他还是希望能给她一个机会。他说,如果你的老板批评你一般都会就事论事,这就像做生意一样,一定要先学会做人,要有责任感。最后他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家应该学什么专业尽量往什么专业靠,没踏入社会之前能力需要积累,现在老板会很看重动手能力和实习过程,大学生刚毕业应该花半年时间把要从事的行业认准了,先不要挑工作哪怕免费的去实习不要讲待遇的去学习,锻炼之后才是能力。在学校的时间一定不要浪费,哪怕抽出时间来也要出去实习,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在学长又接了催促他办事情的电话后,我们的采访匆匆忙忙结束了,但就像学长所说,8090后的家庭情况不错,父母不会过多的要求,但是一定自己有责任感,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不断地对自己提高要求,不断的去实践,而最终的那个洗尽铅华的自己,一定是实现梦想时的自己!

学生记者 井微一